穆铁柱的最后一天:倒在健身器材上前一天过生日队友还来庆祝
穆铁柱是中国篮球史上一个绕不过去的名字,他身高2.28米,被称为“亚洲第一中锋”,职业生涯拿过无数荣誉,退役后也一直没离开篮球圈。
可惜,2008年9月14日,他在家里锻炼时突然倒在健身器材上,走完了59年的人生。
更让人感慨的是,就在前一天,9月13日,队友们还聚在他家给他过生日,大家有说有笑,谁也没想到那是最后一次见面。
穆铁柱1949年6月1日出生在山东东明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,那时候农村日子苦,家里种点地,养点鸡鸭,勉强糊口。他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,甚至有过讨饭的经历。
个子高kaiyun官网中国 开云是天生的优势,但也给他带来不少麻烦,比如衣服鞋子总得特制,家里负担更重。16岁那年,他已经长到2米,站在村里跟棵树似的。
1968年,他在集市上卖鸡,嗓子喊得挺响,可没人买。那天正好被当地体委主任张凤奎看见,这位主任一眼就觉得,这身板不去打篮球可惜了。于是,穆铁柱稀里糊涂进了篮球队,当时他压根儿不懂篮球,就是冲着能吃饱饭去的。
刚进队的时候,他啥也不会,规则都不懂,训练也跟不上。教练余邦基看他有潜力,硬是手把手教。每天跑一万米,练基本功,穆铁柱咬牙挺过来,慢慢在队里站住了脚。
1972年,他进了篮球队,第二年被八一队挑中,从此开始了职业生涯。那会儿八一队是中国篮球的顶梁柱,穆铁柱一加入,立马成了内线米的身高往篮下一站,对手基本没辙,防守端像堵墙,进攻端又稳又狠。
1977年,他进国家队,开始代表中国打国际比赛。1978年亚运会,他带着中国男篮拿了金牌,直接让亚洲对手见识了中国内线的厉害。他又连续三次带队拿下亚锦赛冠军,把中国男篮推到亚洲顶尖位置。
美国大学生联队来中国打友谊赛,八一队在穆铁柱带领下连赢两场,他在场上几乎没人能防住,外媒都惊了,国内球迷更是把他捧上天。从那以后,“亚洲第一中锋”这称号算是彻底坐实了。
他打球靠的不光是身高,还有一股拼劲。那时候训练条件差,比赛强度高,他经常带着伤上场。腰椎间盘突出、膝盖磨损,这些毛病在他身上早就有了根。
可他从不喊苦,队友说,他场上那股硬气劲儿,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。不过,身体的代价也越来越明显,到1987年,他实在扛不住了,正式退役。那年他38岁,职业生涯正好十年。
退役后,他没离开八一队,留下来当教练,想把经验传给年轻人。可没几年,身体状况恶化,他不得不彻底退休。那些年积累的伤病,像腰椎问题、腿部静脉栓塞,还有心脏毛病,成了他后半辈子甩不掉的包袱。
退役后,穆铁柱回了北京,跟妻子王专红和两个孩子过起了普通日子。王专红是他的粉丝出身,当年通过一封信跟他认识,后来俩人结了婚。
她一直陪着他,不管是打球那会儿的辉煌,还是退役后的低谷。俩人有个女儿叫穆榕,身高1.73米,没走篮球路,但穆铁柱支持她干自己喜欢的事儿,后来她找了份稳定工作。儿子穆桐上了北京联合大学外语系,毕业后也老老实实上班。
他退休后身体不好,但心态挺乐观。家里人说他总想显得硬朗点,不愿意让大家担心。锻炼是他多年的习惯,哪怕后来心脏病越来越严重,他也没完全停下来。医生说过,适度运动对心脏有好处,他也一直听这线岁生日。那天他家挺热闹,老队友们都来了。八一队那帮老兄弟,跟他一起打过球、拿过冠军的,特意聚一块儿给他庆生。大家带了点饭菜,家里电视放着当年的比赛录像,聊起过去的事儿。
王专红赶紧跑过去,见他脸色发白,呼吸很重。她慌了手脚,马上打120。救护车来得很快,医护人员进屋就给他做心肺复苏,之后抬上车往医院送。一路上,医生忙着抢救,王专红攥着他的手,可他的手已经凉了。
穆铁柱去世的消息传出去,篮球圈和球迷都炸了。9月20日,葬礼在八宝山公墓办。灵堂里花圈摆满,篮协、八一队还有各地粉丝送的东西堆了一堆。